文章详情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行业科普 > 健康生活 >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行业科普 > 健康生活 >

驴痴”俞正军和他画中的驴

原发表日期:2014-11-18作者: 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

原发表日期:2014-11-18

作者: 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

  俞正军,笔名亚峰,号“驴痴”,甘肃瓜州人,1969年出生,自幼喜爱画书画艺术,1986年师从书画名家祁峰先生,为入室弟子,1991年供职于甘肃省安西县文化馆,从事美术辅导及书画创作,擅长西部写意山水、花鸟,酷爱画毛驴、墨竹等,代表作有《百驴图》系列,现为中国北方画院副院长、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会员、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、酒泉市美术家协会会员、瓜州美术协会秘书长。

甘肃瓜州,身处西北,满眼尽是黄沙大漠,或许正因为此,骨子里流淌着西北人的独特审美意趣,让俞先生对驴情有独钟。这或许不能完全说明他痴爱驴的原因,但他笔下的驴,总是透射着一股童真的意趣。画面中的驴三三两两的结伴玩耍,或相互依偎,或头挨着头低头吃草,也总有那么一只故作忧郁的小驴独卧一角。每个画面,似乎都能令人回忆起儿时玩耍的情景,让人不自觉地将自己对应到画中的某一只小驴。  
 

俞先生说:“提起我喜欢画毛驴,自然就要说到著名画家黄胄先生了。记得我上卫校时购买了一本荣宝斋出版的《黄胄动物画选》,我真是如获至宝,爱不释手。黄胄画驴达到了炉火纯青、出神入化的程度,可谓画出了驴的精、气、神,在他的笔下,驴这种不显眼的动物竟是如此惟妙惟肖,煞是可爱。受黄胄先生作品的影响,从此开始了我画毛驴的历程。当然,对我画毛驴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我的恩师祁峰先生了。那是1986年的国庆节,我正在上初三,有幸观看了应邀前来我县举办个人画展的祁峰先生的国画作品。展厅有70多幅装裱一新的国画作品,有毛驴、骆驼、骏马、葡萄、牵牛花等等许多画作。我被他笔墨精神和作品构图所深深打动了,一有时间我就趴在画案前看他现场作画,观察他是怎么用墨和用笔的,参观画展的爱好者络绎不绝,取的很大的成功,画展办完后我即产生了拜师的想法,同年秋天我父亲带我去了酒泉,真是有缘,在酒泉汽车站见到了前去送他母亲到乡下的祁峰先生,他为我学习绘画的精神所感动,随即收我做了他的学生。”


 

画好毛驴很不容易,据说黄胄画毛驴一月可以用去一刀宣纸,他曾说:“一门精”可以把艺术水平提上去,许多大艺术家都有这样的经验,齐白石画虾,徐悲鸿画马,梅兰芳一生最有代表性的也是几处戏,我画毛驴也是这么想的。”

在中国画中,笔主形,墨主韵;笔有笔法,墨有墨趣。在用笔和用墨方面,是中国画造型的重要部分。从画面中可以看到,俞正军首先用笔勾勒出驴子的形体,耳朵的灵巧有神、肚皮的圆鼓可爱、腿的顿挫转折,尤其是驴背处的线条,起笔于头部、止笔于尾梢,一笔带过,爽快酣畅,让观赏的人都止不住为画者喝彩。在驴蹄这一小角落,俞正军并不施墨,只用笔略微勾出形状,借着留白,让观者觉着驴蹄已经没在草地中,仿佛画中水草茂盛,可事实是画者在草地上几乎没有着墨。骨架画好后,借由笔的皴、擦、点、染,表现肉的质感,以塑造出驴的型体。而点睛之处,俞正军用稍带漫画的手法点出驴子的眼睛,将童趣的神韵注入到每一只小驴中。  俞先生曾说过:“毛驴的命运就没有好过,我为它鸣不平,更有家中可以挂马,挂牛挂骆驼,为何毛驴却难以走上高雅的殿堂,何也?我喜欢毛驴,在我的眼中,驴是人类的朋友,在形态上看,毛驴身材匀称,作风洒脱;从品质上看,它老实憨厚、任劳任怨、精神可嘉;在功劳上看它吃苦耐劳、勤勤恳恳;从功能上看,它既是中药,又是美味。我最欣赏毛驴那种‘粗粝不厌、高?不攀、坎坷其图、任重道远’的精神。时光如梭,一晃二十多年了,夜夜熬灯挥墨从未停止,我会用我的画笔极力的描绘和表现毛驴,就是在弘扬这种精神,借驴抒怀,任笔墨挥洒,一丝不苟,这一切都深深的寄寓着我内心深处的情感流淌,也是对真善美追求的心迹吧。” 
 


 

  

 

Copyright@2003 CAAA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国畜牧业协会版权所有
备案序号:京ICP备05023006号-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9042